打造全国绿色金融标杆新样本,首批广州市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示范基地正式亮相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刘威魁)为进一步总结广州绿色金融支持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实践成果,打造绿色金融实践示范品牌,建设广州绿色金融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快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日前,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开展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示范基地推荐工作,受到众多金融机构、绿色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响应,积极自荐和推荐基地。经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和绿色金融的支持效果,最终评选出10个"广州市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覆盖花都、黄埔、南沙、海珠、天河、增城、从化等多个区。据了解,这是广州首批"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示范基地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先河。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志海表示,首批示范基地涵盖绿色金融支持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循环利用、生态修复、城市综合体低碳运营、乡村文旅振兴、生态价值实现等多个领域,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数字化赋能等产品和工具,探索出一条"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绿色发展"的示范路径。接下来,将为示范基地授牌及组织参观学习,进行大力宣传推广。
据了解,本次入选的示范基地,均是通过绿色金融为项目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案例,涵盖了城市综合体低碳运营、生态修复、生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转型升级,打造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工厂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入选的示范基地中不乏绿色金融支持社会经济低碳发展的"首单""首创",如广州市增城自来水有限公司发行了广东省首单绿色供水收费收益权ABS,票面利率创供水行业ABS全国同期新低。现阶段全国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绿色供水收费收益权ABS较少,且广州地区尚未有企业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起绿色供水收费收益权ABS。本次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后将对拥有绿色供水收费收益权项目的企业,选择运用绿色债券进行实现低成本、长期限融资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绿色+数字"是引领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碳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重大经营风险与合规风险。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区块链、AI等数字技术的绿色金融科技平台——"碳链融"碳-金融数智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利用该平台绿融科技已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助力每年减少碳排放超1000万吨,推动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绿色金融产品实施超200亿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搭建了全国首个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积极向社会大众提供以生态系统碳汇产品为代表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服务。依托该平台,可以为"涉碳""涉森林"等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一种以购买生态系统碳汇产品为媒介的便捷、有效的替代性修复方式,开辟碳汇消纳新场景。该平台已多次协助全国各区域检察院认购"司法碳汇",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司法服务,并先后落地全国首单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汇和首单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产品交易。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